许多次了解“母线槽”产品的客户经常会有一个问题:为什么要使用母线槽?为什么它能成为电缆的替代品?与电缆母线槽相比有哪些优势?
考虑到这些问题,让我们实际比较使用相同电流大小的母线槽和电缆的优势(以2000为例):
1、承载力比较:
电缆:由于其长度较长,电缆通常呈多股卷轴形状,便于储存和运输,每个卷轴通常长100米。市场上横截面较大的电缆通常为240平方毫米,单根电缆的载流容量较小。大电流需要多条电缆并联,线路能量损耗大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数据来感知电流的承载能力。240平方毫米铜电缆的标准载流容量为400A。为了传输2000A的电流,每相(A、B、C、N)都需要连接五根240平方毫米的电缆。该数据来自cC测试研究所,并通过验证数据进行审查。
缆绳
240毫米电流----400安培
5*240毫米*-2000安培
(注:5根电缆的总横截面为1200mm’)
由于是交流电源,如果系统是三相四线制系统,则需要将2000A的电流连接到4*5-20 240 mm*电缆上。
母线槽:母线槽使用铜排作为导体。在相同横截面积下,母线的周长大于电缆的周长,相应的表面积大于相同长度下的电缆的表面积。由于交流电的趋肤效应,导体的表面积越大,阻抗就越小。因此,对于具有相同横截面积的导体,母线槽的电阻小,电压降小,电能损失低。这是两种导体性能的比较;此外,在结构设计比较方面,母线槽采用矩形圆形排,每相母线紧密堆叠并装配在一起。采用夹层结构,可以大大减小母线槽的整体尺寸,设计性强。母线槽的较大额定电流可达6300A。同时,母线槽的进出线可以根据要求进行设计,确保两端连接可靠、方便、直观。通过以下数据,我们可以看出母线槽的简单性和效率。
2000A0母线槽,根据我公司的cc证书和测试报告,铜母线采用3*200铜母线,横截面宽128mm,高257mm
2、散热性能比较:
电缆:电缆的外层包裹着一层绝缘层,就像一层棉毯,导致散热性能较差。如果使用20008 AC电力电缆,然后将20根240毫米的电缆紧密地排列在一起。即使热量穿过绝缘层,也必须穿过周围的电缆,通过空气到达桥梁,然后消散到空气中。在如此高的温度下,绝缘层的老化将加速,使用寿命将缩短,通常不到15年。
母线槽:密集型母线采用“三明治”结构,导线排列,外层铝镁合金型材包裹紧密,有利于内部热量的及时有效散发,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。
(母线采用两层聚酯套管包裹,绝缘等级为B级,采用工程材料。可在130粒的温度下长时间工作,性能不会下降)。使用寿命大于30年。
3、分解(连接)电流能力比较:
电缆:传统电缆路线(如下图左侧所示),电流≤400A,电缆从配电柜直接拉至电气设备。电气系统极其复杂、庞大、难以维护,工程成本高,浪费了安装空间。
母线槽:密集型母线槽配电线路(如右图所示),在指定位置设计插座。当需要电的时候,只需插上插头盒。简化了电气系统,节省了工程成本,降低了后续维护成本。
4、安装和维护比较:
对于电流要求高的电缆,单根电缆往往又长又重,安装时需要多人配合,耗时耗力;由于电缆的弯曲半径,它将占用大量的安装空间;在安装过程中单独铺设电缆会导致多个电路和多个故障点。安装桥梁后,铺设电缆需要两项施工成本。
得益于“明治”结构,母线槽有效减少了现场空间的占用,节省了安装成本。安装时,只需要安装母线槽。
5、安全性比较
电缆:传统电缆使用聚氯乙烯绝缘层,容易造成机械和动物损伤。一旦局部发生机械损伤、动物损伤、火灾等情况,损失将迅速蔓延,需要整体更换,造成重大损失。
线槽:常规密集型母线线槽,铝镁合金外壳,可保护母线免受机械损伤或动物损伤。配电系统采用插入式单元安装方式,安全可靠,母线槽外壳可整体接地;
6、经济成本比较
电缆:当电缆系统发生故障时,有必要停止整个线路并更换整个电缆。施工周期长,所产生的损失无法估计。此外,电缆的安装必须建在电缆桥架上,这进一步增加了保护电缆的成本和重复安装的成本。
母线槽:只要按照规范安装和操作,基本上不需要更换部件,只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常规检查。如果在使用寿命内发生故障,只需要更换有故障的功能单元,而不影响其他单元的输配电,造成的损失非常小。此外,母线槽可以配备一个称为“可变电容段”的特殊功能单元,将电流由大变小,为用户提供更经济的输电和配电方式。
7、综合结论:
1.母线槽体积小,载流能力高;
2.抗短路能力强,耐高温绝缘性能好,散热性能好;
3.分支灵活,投料安全方便;
4.长期计算,降低母线槽成本
5.方便快捷的运输、安装和维护操作;
6.减少配电线路,节约投资成本;
7.使用寿命长。